【 About Me 】

我的相片
該來的會來 你又何必逼自己去勉強; 該去的會去 那些事情只會讓人成長。

【 Recent Posts 】

microblog

從Twitter, Plurk, 再來是Facebook,
接著是關掉Plurk, Twitter, 剩下Facebook ㄘㄨㄚˋ咧但.

一開始很排斥Facebook,
感覺像交友網站, 填生日填姓名填喜好填興趣填學經歷填balabala…
其實我有玩過類似yahoo的交友網站 (也可能就是yahoo忘了)
記得那幾年還常有網友約出來見面的社會新聞, 
也有些廣告或是綜藝節目以此做主題,
網友見面拿一朵玫瑰花相認, 或是遇到恐龍妹等等,
也有美好的事情發生, 有朋友因此結識他們的男(女)朋友,  
網路世界裡與陌生人的交流, 領出現實生活中, 每個人心裡隱藏著的另一面,
虛擬著誰也摸不透對方, 好奇層面一多, 對生活就有那麼點不一樣的新鮮感.

但事實證明這不僅僅只是無聊的交友窗口,
它還存在著來四面八方從小到大甚至是朋友的朋友的人際交流,
當我們選擇一個地方落腳, 身邊有朋友的陪伴會很加分,
只是我有怪怪的性格, 常想自己搞獨立耍自閉, 這對我來說有點難以取捨,
彭寶兒的”回到最初”讓我有些感觸:

我們脫離筆紙書信,
我們忘記去書局買信紙, 到郵局買郵票, 為封口黏上膠水是什麼感覺,
已經無法感受每天期待郵差先生的重要性, 以及閱讀筆跡的那份感動;

我們接觸了yahoo信箱的便利,
我們練習敲鍵盤, 在學校傳小紙條不夠, 回家還要跟同學八卦,
說自己喜歡誰, 說誰誰誰好討厭,
網路收發信件變成好朋友之間更簡易交換日記的一種方式;

我們進入即時通msn的世界,
我們甚至不給彼此發信件了,
我講的笑話妳覺得好笑換妳立刻給我另一個, 那一刻我們笑在一起,
妳傷心難過我無法在妳身邊, 那一刻我字字陪伴著妳, 讓妳不孤單;

我們用部落格分享生活,
我們嚐過的美食地圖, 玩樂的好去處,
我們找到管道宣洩當下沒辦法抒發的情緒,
一次給所有朋友完整分享的主題, 少去一對多方的重複性話題;  

我們在微網誌上每分每秒的動態,
我們不用等待單一朋友上線回應, 不需要長篇大論的主題, 
我們更仔細觀察周遭事物, OS也變多了,
一對多的即時開放空間, 不需注重文意, 不用搭配起承轉合, 觀者隨性回應, 
簡化了生活, 把距離拉近像是在聊天室公開談話一樣; 


科技迫不期待讓人們進入更簡便的生活,
同時好像也失去了一些內心真誠的感受.

2 則留言:

  1. 網路的方便性讓人又愛又恨!
    我看見妳的分類還在24優^_________^

    回覆刪除
  2. 真的耶!!都沒注意到~現在改好了~天也快亮了= =

    回覆刪除